笔趣阁 > 三国之男才女貌 >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二章 另辟财源滚滚来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二章 另辟财源滚滚来

笔趣阁 www.52bqg.info,最快更新三国之男才女貌 !

    组建情报部的想法并不是刘宇的一时兴起,而是早就在他的计划之中的。认真论起来的话,刘宇现在所拥有的地下势力和情报势力已经是大汉帝国首屈一指的了,因为他的起点就比别人高,汉灵帝压根就没那个闲心去搞什么情报,而日后的那些军阀现在都不过是朝廷的臣子。不过问题在于,刘宇的情报实力虽然强,但这些情报的来源大多是来自两个方面,原来只有暗部,现在又多了丐帮。为了日后的帝国监察问题考虑,暗部和丐帮的存在并不适合让手下的各级臣僚太多的知晓,所以到现在刘宇的手下包括郭嘉在内,都只是知道主公有一个自己的情报来源渠道,可具体是怎么个情况,他们就不知所以了。这就直接导致了刘宇有很多的消息和事情不方便跟手下的智囊们商量。就比如这次的许相事件,刘宇就因为有很多顾虑,所以只能和孙琳两个人商量着处理。刘宇不是低估自己或者孙琳的能力,事实上,他们两个联起手来,所拥有的能量绝对不下于郭嘉他们这些绝世奇才,毕竟三个臭皮匠还能顶个诸葛亮嘛,但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并不是能量足够就能够办成的,就好像智商高并不一定能够办成事儿。

    刘宇两人来到三国时代最大的优势就是因为他们来自现代,眼界要比这些古人们开阔高远,不过他们的劣势也正在于此。并不是任何现代的思维还有阅历都适合于古代的情况,更何况是刚刚离开公元前纪年的三国时代呢,所以刘宇和孙琳这么两个现代人如果一味只知道依靠自己的现代知识去治理州郡之事,估计也别想什么治国平天下了,不被人灭掉估计都是老天爷开眼。所以刘宇必须在很多事情上听取作为当代精英的各位幕僚的意见,这就直接要求他在情报上与众人实现共享,所以,一个摆在明面上的情报机关的组建就必须提上日程了。魏浪本就是暗部的成员,如今将他提拔为情报部的主事官员,也可说是量才适用。不过在情报部还没有自己的人员班底的情况下,魏浪的主要工作也就是和暗部联系,从各种暗部收集的情报,遴选出具有军事、政治价值的可以摆到桌面上讨论的情报供刘宇的幕僚们参考。当然到以后,魏浪完全融合改组了刘宇依靠商业网络组建的情报网络之后,那就可以直接有目的的去收集各种信息了。

    许相的问题还有情报部的问题到这里总算是告一段落,汉灵帝安插到刘宇身边的这根钉子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拔掉了,当然光是拔掉还不够,这根钉子的替代品也已经安排好,如此一来,至少在汉灵帝升天之前,刘宇都不用担心益州事务了。既然如此,刘宇也就安下心来继续自己的科研工作,毕竟离下一次贡奉的日子不远了,扩展财源的事情已经刻不容缓。

    这些日子下来,刘宇的日子比起孙琳来还是要好的多,毕竟他负责的纸张改造还是有基础的,而孙琳却是在闭门造车。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功夫不负有心人,继染纸技术成功开发之后,纸张的改进也有了突破性进展。这一天,正躲在家里偷懒的刘宇被总算是听到了令他无比兴奋的消息,第一批新式纸张制成了!这个消息就好像告诉刘宇天上开始往下掉钱了!

    匆匆赶到造纸工房,刘宇来不及慰问那些眼睛熬得通红的工匠,几步来到刚刚造好的那一叠略带点淡黄颜色的纸张前面,轻轻的用手抚摸着那柔滑的纸面,心中欣喜不已。严格的来说,刘宇所造出来的虽然也算是宣纸,但在质量上赶不上真正的泾县宣纸。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毕竟当时泾县所出产的宣纸是用当地独有的青檀木的树皮制造的,不过即便如此,这些纸张不管是在质量上还是产量以及成本上都比现在所流行的纸张强上百倍。取代现在的那些造纸作坊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但话说回来,如果仅凭着这些纸张,刘宇想要赚大钱,基本上还是不现实的,毕竟一叠纸你能卖出什么天价?这纸又不像玻璃,光你一家会造,不就是往上面写字吗?不用你的还不行吗?所以刘宇造纸的最大目的不是靠卖纸挣钱,他真正想做出来的,是依赖于后世纸张质量而发展起来的折扇!

    扇子在中国的历史可谓悠久,从殷代时,就出现了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的,称之为“障扇”的扇子。不过在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材质多为羽毛。东汉时,除了羽扇以外,制扇的材料大都改为丝、绢、绫罗之类织品,并多为女性使用,因为只有女性才会有能力在扇面上绣制各种图案。三国时男性用扇子比较着名的,大概要数诸葛亮,“轻摇鹅毛扇,妙计横生,运筹帷幄”,基本上已经成了孔明最大的形象特征。

    北宋时,携带极为方便的折扇出现了。其扇骨有用牛角、玳瑁、象牙、翡翠、湘妃竹、檀香木等珍贵材料制成;形式有琴式、如意头、竹节式、蚱蜢眼等;扇骨分七、九、十二、十四、十六、十八股之多。到了南宋,画扇、卖扇、藏扇之风盛行,并出现了扇铺和画商。明清文人墨客题扇画扇成为一种时尚。传说在扇子上题字作画是源自三国时期,是曹操和杨修偶然间所为,但距离刘宇现在的年代,却也有近二十年呢,所以刘宇利用折扇赚钱的计划,应该说是具有极高的可行性!

    折扇的主要材料之一的纸张已经成功研制出来了,益州地区最不缺乏的就是各类竹子和树木,象牙更是南中特产,翡翠虽然不是太多,但若只是用作扇骨和吊坠,却也绰绰有余。至于扇面上的书画吗,放着陈琳这样一个精通书画的大文豪,还有刘宇这个盗版成性的“一代文宗”,自然也不会有任何问题。当然,刘宇和陈琳不可能每天都光忙着往扇子上写字,所以刘宇干脆借着成都城外岷江的便利,在江边开设了一个折扇制造厂,并将后世活字印刷的原理告诉了刘晔、毕岚这几个发明家,要求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将活字印刷技术付诸现实。既然发展方向明确了,那工程上马自然是越快越好。于是,整个益州的手工业全部被调动起来,一场小型的工业革命在益州的成都城外红红火火的展开。

    汉中平四年,春四月,流传后世数千年的折扇,终于在益州成都城外的岷江边上实现了量产。看着一把把凝聚着百十余名工匠辛勤汗水和心血的折扇,刘宇的心中都有了一丝的触动,谁说工匠是下层阶级,如果没有这些工匠,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难道是凭空飞来的吗?不过刘宇现在的身份让他无力为天下的工匠摘掉头上下等人的帽子,不过这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虽然这个时间也许会有点长。

    折扇制造成功,并不代表刘宇就能够高枕无忧的在家里等着数钱,商业运作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汉代的商业一直受到统治阶级的打压,所以成名的富商并不多,而这些富商所采用的商业运作手段也都比较粗糙。不过这些到了专门研究现代经济学的孙琳手中就不一样了。尽管还有花露水的研发重担压在肩上,但孙琳依然再次挤出一部分时间,亲自为折扇的市场运作做了规划布置,由此可见她对于改变益州财政危机的迫切。

    孙琳的计划也并不多么复杂,毕竟在三国时代,搞的再精彩也不会有人向商人喝彩的。计划分三步,第一步,将折扇分为三类,原扇,只得是由陈琳亲自提笔赋诗作画,并由达到匠师水平的工匠制作扇骨吊坠的折扇,这种扇子质量高,数量少,是具有收藏价值的精品;仿扇,一切内容都与原扇相同,只不过那些书画都是刻印上去的,扇骨也是由普通工匠制作,这种扇子虽然价值上赶不上原扇,但用来彰显自己的儒雅,却也恰到好处;第三种,就是常扇,内容都是由刘宇组织的一批益州寒门士子书画题写,扇骨也是由学徒们制作,这种扇子价格低廉,供应量大,面向社会普通阶级,如果想要附庸风雅,倒也物有所值。

    第一步的分类是为了第二步的行动。第二步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将一批精美的原扇分别送与汉灵帝、三公、九卿、朝中比较有份量的几个大佬及年轻俊杰,比如曹操等人,还有在儒林士子之中广有声誉的儒学、经学大师,如蔡邕、郑玄等人。这一步不难做到,因为这些人或多或少的都和刘宇有些交情,而且这些人都是眼睛雪亮的识货之人,他们只要眼不瞎,肯定会对这折扇爱不释手的。第二个步骤,在朝廷大佬们将折扇的名声打出去,根据自古以来上行下效的规律,市场将会出现一个门户,这时候拨出几十把原扇,在洛阳、冀州、徐州、荆州、兖州、青州这几个广有富庶之家,且书香世家众多的州郡展开大拍卖,并进一步为仿扇的大规模上市做宣传。第三个步骤,就是适时的在市场需求声音达到顶峰的时候,重装推出仿扇。

    至于第三步,就是常扇的常规性商业运作,这一步是在仿扇彻底打开折扇市场之后进行的,所以技术含量很低,孙琳也就放手交给甄家三兄弟去办理了。

    只不过这样一来,整个折扇市场的第一次盈利周期将达到四个月之久,所以刘宇不得不向整个益州的百姓、世家发行了仿照日后国债的州债,许诺借债半年,半年后加两成的利润返还。这个时候就看出刘宇在益州收揽民心的作用了,几乎所有益州百姓都去当地官府申购了州债,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州牧大人如果想要敛财的话,根本就不必搞出这么多名堂,所以州牧大人既然说到了,那肯定就能做到。

    每个家庭两成的利润,这加起来简直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但刘宇有信心,他对于折扇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对于孙琳的商业运作也信心十足。事实给了刘宇一个响亮的答复,他的预想完全正确。

    折扇的出现,在大汉掀起了一阵不亚于四年前玻璃出现时的风暴,一时间,所有的士人、儒生都被折扇的风采所折服,折扇,夸张一点的说,在一夜之间就成为了整个世族、儒家中人身份的象征。姑且不说原扇是千金难求,就是次一等的仿扇,买到200贯一把,也依然是有价无市。朝堂上,那些潇洒的把玩着精品原扇的大佬官员成了同僚们羡慕的对象,更是由此引发了一些官员不求钱财只求一扇的风潮。

    所有的这一切归结到益州州牧府之后,结论却变的很简单,这场风暴所引起的直接后果就是州牧刘宇深刻体会到了钱财如粪土的境界。短短一个利润周期,折扇就带给了益州数百万贯的收益,这也难怪刘宇会对一串串的铜钱变的乏味。

    手中有了这样一笔巨款,刘宇再次向全州申明了不加赋的政策,同时,凡是购买州债的,一律凭借票据到所属的官衙领取本金和利息。这有直接使得刘宇在益州民众以及迁徙而来的外州民众心目中的地位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简单地说,如果刘宇对益州的人民说:我现在要造反!那么益州的老百姓都会扛起锄头跟着刘宇一起造反,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刘宇并不会傻到真的去造反。

    折扇第一个利润周期的所有利润被刘宇花的七七八八,不过他却毫不担心,除了因为折扇的市场远远没有饱和以外,刘宇还得到一个消息,那就是花露水的制作,已经突破技术瓶颈,快要研制成功了!

    P:今儿晚上有个应酬,所以只有一更,不过这一章有4000字,各位先将就一下吧!另外,推荐各位闹书荒的老大去看一下107580号,忘语老大的《凡人修仙》,文笔和情节都很不错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