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包衣”(上)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包衣”(上)

笔趣阁 www.52bqg.info,最快更新重生于康熙末年 !

    景山前街,道路两侧全部是护军营官兵。也已经拉了围幔。

    早有礼部的官员等候于此,来送殡的宗室百官,都由礼部官员安排排位。要不然,乱糟糟的,成何体统。

    李氏是民爵诰命,但是礼部官员,却是将她引到几位公主身后。初瑜见状,有些踌躇,但是也不好跟上去。

    李氏低着头,心里跟打鼓似的,酸酸涩涩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她原以为自己会在车上,跟着大队伍出城,哪里想到发引时还有自己的位置。

    景山,寿皇殿外,已经站定不少人。

    东边是以雍正为首的大行皇帝皇子皇孙重皇孙,西侧是皇后、公主、大行皇帝诸媳诸孙媳皇孙女。

    这是行国礼前的家礼,只有大行皇帝子孙参加。

    宗室王公与宗室命妇,则在寿皇殿院门口。

    文武百官与外命妇,则是要列队景山门口了。

    李氏低着头,随着礼部官员,一步步地来到寿皇殿外。而后。又在礼官官员的带领下,站在固伦纯禧长公主、固伦荣宪长公主身后,固伦恪靖长公主、和硕悫靖长公主身前。

    纯禧、荣宪两位长公主在京城开府,悫靖长公主则是嫁到京城,三人对李氏的身份,早有耳闻。

    虽说心中也好奇,但是彼此之间也没有刻意往来。早先不知道还罢,只当她是平郡王福晋之母、民爵夫人;现下,既是知道她身份不同,还巴巴地见面,如何见礼?

    岂不尴尬。

    没想到,先皇没有让李氏认祖归宗,今上却如此抬举李氏。只是,皇上既是要加恩,为何不先赐个名正言顺的封号?

    她们哪里晓得,雍正确实动过这个念头,一是显得自己厚待手足,二是扶持李氏,与荣宪长公主抗衡。

    荣宪长公主,自持是先皇亲封的固伦公主,成为外命妇中的第一人,在王公贝勒府邸,多有影响力。

    只是因内库吃紧,册封公主便宜,公主开府却要得十几万两银子。

    四位长公主中,只有恪靖长公主,久居归化。前些日子才奔丧回京,还不晓得李氏的身世。

    但在宫里长大的公主,自不是无知妇人,晓得礼部官员,不可能这这么重大的日子,在众目睽睽之下,闹出什么纰漏。

    这位,当也是皇父的公主,且年岁在自己稍长。

    恪靖长公主之母贵人郭络罗氏,是宜妃娘娘亲妹,只是姊妹两个一个是四妃之首,一个到死都是小小贵人,也有些恩怨情仇在里头。

    大行皇帝诸公主中,多抚内蒙古,离京城近;只有恪靖长公主,抚了最远的喀尔喀,听说其中还有宜妃的“功劳”。

    却也正是因这个缘故,使得雍正对这个异母妹多了关照,并没有因宜妃与九阿哥的缘故迁怒到她头上……

    在低沉的礼乐声中,繁琐漫长的仪式终于过去,众人列队随着大行皇帝梓宫出了景山。

    曹家的马车。早已分了两拨等候。

    下人与行李马车,随同其他王公贝勒府下人的马车,候在前门外;李氏与初瑜的马车,则是随着福晋夫人们的马车,候在景山前街。

    李氏回马车时,仍有礼部官员带着。

    却不是回她的马车,而是到了一辆朱轮马车前。

    李氏开始还以为是初瑜的马车,随后一看,才发现不是。同样的青布下,露出金皇缎,盖角垂檐皆红缘。

    李氏见状,心中有些慌乱。

    她现在的身份,乘坐这样的车轿是逾越。

    她正想着如何是好,就听到“蹬蹬”地脚步声,回过头一看,是疾步而来的十七阿哥。

    两人此事相对,李氏面色如常,已经拜了下去。

    十七阿哥忙侧开身,道:“您快请起,说起来还是我疏忽了,要不然当使人将马车先给夫人送府里。”

    说起来,不能怪十七阿哥。

    是昨儿十六阿哥进宫,与十七阿哥一道给密太妃请安,说起李氏出行之事。密太妃提及李氏的车驾,两位阿哥才想起疏忽。

    李氏的位置,既是在几位长公主中间,这民爵夫人的马车,就显得太扎眼。

    到御前一提,雍正也想起不对。忙叫十七阿哥按制准备车轿。

    直到今早,才算准备妥当。

    李氏长吁了口气,道:“十七爷,这与制不符!”

    随同长公主们见礼,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自己只是奉旨,没有什么后患;这马车却是太招摇了,若是自己坐了,说不定什么时候翻出来,就是罪过。

    十七阿哥像是看出李氏顾虑,从怀中掏出一道黄绫圣旨来。

    除了眼前这马车,还赐下暖轿一顶,侍婢十名,包衣六户,还有从今年每年从内务府领取俸银四百,禄米四百斛。

    自然,因旨意仓促,这轿子、侍婢、包衣,都要等从皇陵回来后再交割。

    李氏跪听圣旨,只觉得迷迷糊糊。

    还是十七阿哥扶起李氏,道:“且安心乘坐。”

    李氏接过圣旨,才反应过来,这银米正合固伦公主的的俸禄。

    她心中惊骇不已。只觉得手中的圣旨烫手。

    十七阿哥却不容她多说,道:“还是请先上车吧。将要启程,不好耽搁。”

    李氏无法,只得上了马车……

    曹颙骑在马上,看着前面浩荡的队伍,有些担心李氏。

    与他骑马并行的,是侍郎李周望。两位尚书大人,则因年老体衰,乘坐马车。

    见曹颙小脸绷得紧紧的,不发一眼,李周望就多看了他几眼。

    曹颙察觉。转过头去,望向李周望。

    李周望有些讪讪,随口道:“正是农忙时节,也不知曹大人的良种育的如何了。听说那两样作物都是高产,甚能备荒。”

    曹颙虽回京半月,但是对于通州御田那边的情景,也是关注的。早有专门负责此事的农官驻通州,将御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都记录仔细。

    因此,曹颙信口答来,丝毫不废力气。

    李周望听了,倒是心中称奇,两人虽同衙为官将近一年,但是各有差事,平素打的交道也有限。

    李周望是翰林出身,骨子里带了几分清高,只觉得曹颙是荫官,这般年轻就越居高位,即便谨慎小心,也不成什么事。

    此刻,看着曹颙侃侃而谈,再看看他黑瘦的面容,李周望暗道“惭愧”,面上还是问着户部钱粮差事。

    曹颙显得身在高位,事必躬亲的少,每次里大半日的功夫,就在看钱粮账册。所以李周望问的这些,丝毫难不倒他。

    一时之间,两人你问我答,来来往往,倒是消磨了不少功夫……

    等到申初(下午…),圣驾奉大行皇帝梓宫至杨家闸行宫。

    曹家虽一家三口都来送殡,倒是男女有别,却没有安置在一块。

    李氏与恪靖长公主安置在一个院子,上房五间,李氏的屋子居东,恪靖长公主的屋子居西。

    见了这般安排,恪靖长公主更是铎定。李氏不仅比自己年长,身份尊贵犹在自己之上。因此,两人碰面时,恪靖长公主就不肯受李氏的礼。

    只是她心中也奇怪,若李氏生母是有身份的内命妇所出,那为何要养在宫外。

    这半天的经历,已经使得李氏疲惫不已,便早早地回了屋子。

    恪靖长公主如此,使得跟随的内务府嬷嬷看不过眼,回到屋子后,在公主前念叨了两遭。

    这会儿功夫,初瑜已经带着曹府的丫鬟、婆子过来。

    听说是婆婆与脾气温顺的恪靖长公主安置在一处,初瑜不由松了口气。

    恪靖长公主听着嬷嬷讲古,才晓得李氏生母是前两年追封的孝齐皇后,李氏虽没归宗,但是先太后在世时,对其最是厚待。

    关系到皇家,那嬷嬷也不敢多说,直道:“毕竟是没有封号,怎么就越过主子去?”

    恪靖长公主听了,暗暗乍舌,只想着李氏的生母身份会尊贵,没想到却是位皇后。

    李氏的身份,竟是中宫嫡女,别说是自己,就是纯禧长公主与荣宪长公主身份也不如李氏。

    恪靖长公主有些坐不住了,想着自己要不要去东屋拜会。瞧着李氏的模样,好像精神不足,身边竟一个下人都没戴,使人不放心。

    没等她起身,就有丫鬟过来通报,和瑞郡主来给姑母请安。

    恪靖长公主久不在京城,对于侄子、侄女都不熟,但还是使人请进来说话,这才知道初瑜是李氏的媳妇……

    *

    京城,曹府。

    大门外,有个穿着半新不旧蓝袍子的中年人,正央求门房通告:“老哥,小人是苏州过来的,过我们二老太太请安的……”

    门房早已得了交代,但凡听到苏州、李家的都要留心,找高氏的更要仔细。眼前这人,上午已经来过一遭,因说话含糊,在请示了五太太后,没有往里通传。

    想在不到两个时辰的功夫,竟又过来纠缠。

    门房横了那人一眼,道:“浑说,没听说哪家给堂亲请安用男仆。哪里来的无赖,什么苏州杭州的,还不快走远点。”

    那中年人听了,不由着急,道:“小人确实苏州李家的下人,先前已经来过一遭,有急事求见老太君,有孙家五爷能给小的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