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草清 > 第六百三十七章 娇躯三震

第六百三十七章 娇躯三震

笔趣阁 www.52bqg.info,最快更新草清 !

    范晋回到自家宅院,妻子管小玉迎上来时,见他还一副魂游外的模样,随口道:“被那昏君骂了吧,舒坦么,穷酸?”

    管小玉已年过三十,还育了两儿一女,年轻时代跟范晋打打闹阄的脾性也淡了,但嘴里却还不饶人。对范晋是称作“穷酸”,对李肆则称作“昏君”,心情不好时还要骂“狗皇帝”。老实说,她跟李肆还真是仇深似海,父亲是被李肆逼死的,当初为救父亲,为救广州旗人,要把自己献给李肆,还被推了出来。

    后来想在英慈院救伤赎罪,李肆却给范晋支了阴招,遭范晋“强暴”后,这辈子只好跟范晋厮缠不休,苦中带乐地过着。

    范晋脸颊上还显着一丝晕红,被迎头骂来,却丝毫不动气,哈哈笑着,竟伸手将管小玉抱住:“舒坦!舒坦!这番舒坦,还得叫娘子受受!”

    被范晋抱着,一路闯廊过厅,进到后园,管小玉才清醒过来,面开桃花地咬牙道:“死鬼!这可是白日呢,你在发什么疯!”

    范晋却毫不在意,进屋一脚将门倒踹上,就把妻子丢到了床上,看着钗横发乱的妻子,独眼里光芒浮烁:“什么疯?你马上就知道了……”

    黄埔天坛,北面是无涯宫,大中门西侧是通事馆,东侧是枢密院,如此布局,正与英华一国的政体结构相应。通事馆对外事,枢密院对军事,都是皇帝直掌。

    就在范晋喜不自禁,在家中整治悍妻的同时,枢密院里人纸飞扬,苏文采的怒吼声从海防司、塞防司、军情司一直荡到参谋司“文书就是你们的武器!对文书漫不经心,你们这是渎职!这是反叛!统统都该枪毙!”

    参谋司的一帮参谋们泪眼相对,一个中年骑尉摊在椅子上,无力地道:“我想回家……”

    到今天为止,这是枢密院封院的第六天了,枢密院各司累得已不成人形,可坐镇枢密院的苏文采却无比亢奋,还压着众人如牛马一般操劳。

    从没见过这般景象,枢密院各司,竟没有一司闲着。想起当年参谋司为拟全面北伐计划,也是好几天熬下来,那个中年骑尉眨了眨眼,觉得心里好受了点,至少这次不只是他们参谋司忙累。

    “咱们继续吧,再审定进青海的路线……”

    他一开口涣散的眼瞳又凝聚起来,而同僚们下意识地看向桌上的沙盘,血液上头,泪意也消散了。

    运筹帷幄的感觉,足以抵消多日劳累,跟多年前纸上谈兵搞出全面北伐计划不同这次是真刀实枪,他们的每一步谋划,都将着落在实际行动上。

    “入藏这一条路线阻力不大,康巴藏人能为我们所用,班禅虽然态度不明,可达赖身边有我们的人。”

    “可以放偏师,但主力不可能走这里,四斤炮都难拖过去···…”

    “从四川北进青海,这一条路也不好走还是先推到兰州···…”

    “走陕甘就用不上准噶尔内应现在对上鞑子的骑兵,到底有多大把握,谁都心里没数。”

    “我们得握住西北之事的根底,拿到落脚点掐住满清跟西北的命脉,兰州势在必得!主力只能走这一条线,然后再看青海乃至西域之事。”

    “那人选呢?咱们就没熟悉西北环境的将帅。

    “张龙骧还是去缅甸合适,龙骧军在西南驻扎多年,擅长山林战事。缅甸那边,虽有扶南军,可毕竟不是正军,还得让龙骧军去打底。”

    “张龙骧去缅甸,吴魔督去马六甲?对魔督来说是不是牛刀杀鸡了?”

    “还得防范满清在湖南和江西大动,张应跟何孟风应该能胜任一面之帅了,湖南还有孟奎和岳超龙坐镇。”

    “佛督去江南么?江南本有韩再兴,再去了佛督,那鞑子准得跳起来,以为咱们要吞下江南……嗯,佛督摆哪里都不太合适啊。”

    “韩再兴可以去琉球,跟赵汉湘、方堂恒列为并选,琉球事一师足矣。”

    “杨堂诚、孟松江、蔡飞、安威、郑威、李松慎和庞松振资历也足可领偏师……”

    “别忘了贝铭基和展文达,哦,还有谢定北,虽然年纪有些大了,统军之才也不怎么样,可要求个稳字的话,他们还是靠谱的。”

    “这可不止是陆军的事,说不定萧知政会把琉球和马六甲揽到海军那边,陆海之间也需要平衡。”

    参谋司把国中将帅如棋子一般地四下摆着,他们拟定计划,自然也包括主帅人选,用不用和怎么用,那是皇帝的选择。而听他们这话,似乎英华又陷入四面开战的境地。

    “兵!兵根本不够!仅仅只是西北事,就得准备三个整军。如果鞑子全面大动,在湖南、江西和江南,我们还得有六个整军,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再算缅甸、马六甲、琉球,至少得十二个整军,十二个!现在我们只有六个整军,外加龙骑军和赤雷军······”

    “咱们只负责规划作战,这事有兵备司管,没见着他们也几宿没睡,两眼红得跟兔子似的么?兵不够?招呗!每年招兵都是百里挑一,真要放开了收,要多少有多少!

    接着这些话,更弥散着浓浓的火药味,足以罩住整个英华。

    苏州府,江浙总督衙门后堂,欢笑声中,李绂送走了年羹尧的信使,一转头脸就黑了下来。

    “年羹尧这是试探,迤是真心?”

    他负手低语着,像是问话,又像是思忖。

    “江南行营换人,新任总管刘兴纯专擅安民之事,龙门南蛮必有大动!定是忌惮我大义社汇聚的江南人心,若小人所料不差,南蛮定是要直夺松江!”

    诸葛际盛因大义社搞得红红火火,在李绂身边的地位也越加显要·眼下更被李绂当作了心腹,开口自然也不离他的大义社。

    李绂的视野显然要开阔一些,他摇头道:“看南蛮各家报纸,都在热议南蛮朝堂新颁行的《兵备法》,竟像是要征发一国丁壮。

    年羹尧派人来跟我商议进退,要我暂避锋芒,怀柔为上,难道是他已看到南蛮即将北伐的迹象?《浒墅和约》已立四年·南北虽未定时限,可大家都心知肚明,最多能有五年和期,会不会南蛮已急不可耐?”

    诸葛际盛另有看法:“小人看报上提到,南蛮在缅甸深陷泥潭,据说还跟荷兰、不列颠和法兰西三夷同时为敌,这怕是南蛮为稳他南洋后院而行的备招。要动江南,三军足矣·又何必征发一国丁壮?小人看那年羹尧……居心叵测!”

    李绂眉头微微一跳,他虽是江浙总督,但军务上管不到江南三将军,甚至在地方政务上,因为年羹尧本就是督抚出身,很懂门道·在杭州甚至浙江的权柄还被年羹尧分持,两人虽分属文武,却隐隐有分立之势,更何况李绂得过雍正密令,要其监视年羹尧动向。诸葛际盛这话,说中了他的疑虑。

    见李绂没说话,诸葛际盛知道是要自己掏实在话,赶紧道:“南蛮在江南有既定之策,还因舆论恣意·一国大动·天下皆知。小人敢以身家性命担保,南蛮这番动静,不是要尽复江南,而只是在江南有所动作。年羹尧对南面也知得深·离南面更近,怕是也知道这一势。他要制台怀柔为上,他自己恐怕要硬颈而迎,由此显了制台之弱,好让他进一步主控浙江,乃至整个江南之势。”

    李绂拈须沉吟,年羹尧怕是没那么大牙口,敢把他这个江浙总督搞走。但此人失了皇上宠信,挣回分数之心必然灼热,把他李绂压下去,显出他年羹尧的忠勇,这确实在情理之中。

    “南蛮既无力在江南大动,本督自当针锋相对,绝不退缩!”

    李绂定下了决心,不考虑年羹尧,就考虑自己的位子,他也不能当缩头乌龟。

    杭州将军府,年羹尧鄙夷地道:“田文镜知道怎么聚人心,却不知怎么练兵养兵用兵。这李绂知道怎么敛财,却不懂怎么用财,帐目居然还被布政使握着,靠什么大义社去行跳梁小丑的事,眼见江南大变在即,还指望朝廷能当靠山,愚啊……着实愚啊。”

    左未生也笑道:“那李绂怕是着了我们的道,真要跟南蛮顶着干。趁着他搞出乱子的时候,我们以军护商,以商养军,埋头扎根,基业就此而成。杭州厘金局已被我们握住,只要乱象一起,南面跟李绂争斗之间,杭州厘金就将落到我们手中,那可是一年四五十万两银子的数目,足够养稳万人大军!”

    年羹尧点头:“总而言之,江南越乱越好!”

    江南很快就咕L了,但这乱象却出乎李绂和年羹尧所料。

    圣道九年四月底,孔尚任的孙子孔兴聿在龙门宣布跟曲阜孔府断绝关系,另立“南宗”,这一举类似当年衍圣公南迁,分出南北两宗,令天下儒士娇躯剧震。

    这还不算狠的,孔兴聿还刊行了他爷爷的遗嘱,以大越国“太子太傅”身份谢世的孔尚任在遗嘱中说,当今衍圣公血脉纷杂,不足以承孔圣之泽。更有“术儒”以孔圣为旗号,名尊孔儒,实行“术法”。为复孔圣学思,他坚决反对“衍圣公”的正统性,而主张兴孔儒之质,那就是“仁”。

    孔兴聿在龙门立起“仁学”大旗,号称要复兴孔儒,不再将孔圣之后当作政治大旗,而只是作为一个学派存在,这对英华来说算不得什么大事,不管理气还是心仁,儒家诸学派都脱不了将礼乐和伦常从血脉延伸到一国政治。在英华已成气数的天人之伦下,早就被压倒了修身齐家的“人德”层面。如今这“仁学”对孔子思想作精加工,如果能脱离礼乐伦常,上升到国政乃至天道层面,那也是好事。

    但这事对江南江北的儒生震动太大了,孔府当即就宣布将孔尚任一系从孔氏族谱上除名,并对其口诛笔伐,斥其为“出华夏而沦夷狄道”·但孔兴聿的宣言里历数曲阜孔府的族系,宣称当年蒙元废南宗衍圣公而立北宗时,衍圣公就已失道义正统,满清入主中原,曲阜孔府更积极剃发相迎,再证其无华夏之本。但凡脑子稍微能自己转下的儒生,都觉曲阜孔府是在自打自脸。

    如果孔兴聿只是简单地消解衍圣公的“合法性”,还只是让儒生震惊、愤怒和沮丧·可孔兴聿接着又立±学”,号召天下儒生重新审视自己所学的四书五经,是不是真合孔圣本义,这一推一拉,在儒生心中倒塌的不是孔圣的神圣和衍圣公的尊严,而是道学理儒和夷狄朝廷的神圣不可侵。

    就在李绂指挥各级官府在江南大举搜检孔兴聿的帖子,以及载有他宣言的《中流报》、《江南报》时,为此忙得四脚朝天时自龙门而来的第二波攻势到了。

    英华二十多家学院在龙门开设分院,宣布面向江南招生,让江南读书人为之再娇躯一震的是,只要在这些分院里结业,就有了英华士子身份,可以在英华当官!虽然都是要从小吏干起却是一份铁饭碗,而且前程不封顶。更重要的是,来自英华各行各业的江南人慷慨解囊,各家学院也大包大揽,学费全免!

    这消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原本龙门就开了蒙学和各类孝堂,再设学院也顺理成章。

    江浙人沸腾了,特别是绍兴一带的读书人这里出的读书人绝大多数都是小户人家,难以做官,以师爷为生,西行三贤里的唐孙镐就是绍兴人。唐孙镐如今任有英华“小国子监”之称誉为第二学院的黄埔学院院长,更成为家乡年轻人的榜样。

    往日读四书五经,为的是一份饭碗,如今读天道伦常,同样也能得一份饭碗,只要不是真读迷了书,谁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自五月开始,成千上万的江南读书人涌向龙门,领取考试教材,摩拳擦掌地备考。而就在这番大潮中,自龙门发出的第三波冲击而来。

    江南士子,乃至北方士子,娇妻被这一波冲击给震软了。

    学院借招生之机,将大量英华书籍泻入江南,正在英华沸腾的古学复兴,也来到了江南。

    墨学,不仅讲天下大同,也讲机械,讲什么力学,讲元素论。为什么英华商货价钱这么廉,质量这么好?就因为这些学问。

    利学,讲杨朱道,讲商货之理,讲金融。为什么英华国力蒸蒸日上,老百姓日子丰足?就因为这些学问。

    道学,讲天道总纲,天人感应,讲黄老之术,讲中庸。为什么英华人人顶天立地,为什么英华得承华夏大义,由此破开满清“盛世”,立起一国,就因为这些学问。

    真理学,讲器道之辨,讲真切之理。包括这个世界是一个大圆球,各自有哪些国家和风土人情,宇宙又大致是怎样的构成,通过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又能看到怎样的玄妙-世界。

    名实学,讲公孙龙,讲鬼谷子,讲古希腊诸贤的思辨之学与上古先秦诸贤的异同,由此观得现今英华崇尚怎样的智慧。

    五花八门的学派,不仅对先秦诸子百家有极大发扬,还跟欧罗巴思潮融汇在了一起,让江南这些满脑子被四书五经,三纲五常刷得起毛的江南读书人惶然无措。

    大多数人就只有一个念头:天塌了,地裂了,妖魔鬼怪全出笼了,这世界已不是单纯的世界……既然世界都变了,那人自然也得顺时而变吧。

    松江府一处隐秘宅院里,林远傅放下手中的《理想国论辩》,神色恍惚地道:“天地之大,智慧之阔,真是难以穷尽,往日我读的那些书,真是……”

    诸葛际盛的冷声响起:“你也遭了魔么!?莫忘了,大义社已跟南蛮誓不两立!我们的义在北面,我们的利也在北面,我们行事也是义利一体的!”

    听他这话,显然也读了英华的《义利论》。

    接着他再道:“南蛮这番文攻来势汹汹,李制台正谋划着迎头痛击!大义社在松江、苏州跟海门要全力以赴!不管手段软硬,总之从龙门传出的这些书,要全部收缴上来!不得再让那些愚人继续看!”

    林远傅有些为难:“全部收缴?太多了······一般的小册子居然是免费派发的,就连那些大部头,都只要几十文一部,只有我们江南书的十分之一价钱,贩夫走卒都能买上一本,这怎么收!?”

    诸葛际盛道:“没让你们去缴贩夫走卒的,就盯牢了读书人和商人!”

    走的时候,诸葛际盛还交代了一句:“有什么新书,别忘了专递给我,我要……批驳!”

    送走诸葛际盛,林远傅动员起大义社,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缴书运动中,当然,但凡新书,他也没忘了给自己留下一套,以作“批驳”。

    时隔五年,江南再一次陷入“文祸”,李绂战意昂扬地迎接这番挑战,准备大干一场时,海外的琉球,那霸港的海堤上,郑永对刚从船上下来的白正理道:“没错,是来打仗的,琉球之战已经打了半年。”

    他再看了看港口处的海面,暗礁区还斜躺着一艘破烂海船,依稀能看出是一条英华样式的海鳌运输船。

    “不,严格说,琉球之战,已经打了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