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末大权臣 > 第一百七十五章 通风报信

第一百七十五章 通风报信

笔趣阁 www.52bqg.info,最快更新明末大权臣 !

    第一百七十五章 通风报信

    只要把楚华文楚相公伺候好了,便有无穷无尽的好处,光是每日收取的“预约费”和“占座费”,就足以让同行们眼红无比了,又怎么会稍微慢待?对于李掌柜这样的人而言,楚华文楚相公不仅仅只是自己的财神爷,还是将来的大靠山。他宁可得罪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也绝对不会轻忽了这位真正的爷。

    时常被楚华文当做“会议室”的“青莲阁”早就打扫的干干净净,收拾的汤清水丽。很是细心周到的李掌柜还专门买来最好的笔墨纸砚等物,给楚华文等江南学社成员免费使用。

    “诸君,在议今日的正事之前,华文有几句话要讲!”这个时候的楚华文,身上那股文人特有的斯文气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锥处囊中的隐隐锋芒:“现如今新朝初立,诸位都是有功的,便是换一身富贵荣华也是理所当然之事。只是局面尚不稳固,还不是奢谈富贵之时……”

    语气稍微一顿,楚华文已站立起来,声调有了显著的提高:“咱们当中有不少人,整日里想着混前程捞官职,这与我江南学社的初衷背道而驰。我可以不客气的告诉诸位,城外激战犹酣,生死存亡尚不可知,正是效力之际,现在就抱着谋取功名富贵的心思,未免为时过早。我江南学社为国为民,为的是这三万里河山和亿兆生灵,为的是日月场照青天,而不是一己之私。我话讲完,开始议正事吧。”

    和往日不同,今天的议题是军务。

    一直以来,江南学社以及数量众多的读书种子们,都致力于搅动风潮带动舆论,几乎从未真正参与过军务大事。

    所谓的军务大事,当然不是说城外的战斗,那根本不是这群读书人能够插手的事儿,他们议的军务和黄得功有关。

    这黄得功原本是将北四镇的四大军头之一,是弘光朝的拥立之臣。后来左良玉率领百万大军,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沿江而下,黄得功奉命调离江北来到江南,驻守在太平府的芜湖州,扼长江咽喉,准备阻截顺江而下的左良玉。现如今左良玉已死,左部泱泱百万之众已经投靠了清廷的英亲王阿济格,调头去往湖广剿灭李闯残部了。

    清军在多铎的率领下渡江之后,弘光帝弃城而逃,逃进了黄得功的军营之中。现如今新朝已立战事正酣,若能够劝说黄得功归顺新朝,就可以平添极大助力。

    但那黄得功骄横乖张,又是弘光朝的旧臣,能不能效忠新朝实在有些吃不准。

    “守斋兄,正文兄,可否随华文一道,去往芜湖黄得功军营之中劝说?”

    平日里,这些个读书人高谈阔论口若悬河,说起这个事情的时候,顿时支支吾吾起来。

    那黄得功凶悍非常,早就有“黄闯子”“黄蛮子”的诨号,哪里能那么容易就能劝说得动?万一他公然翻脸唤出刀斧手来,大家的脑袋瓜子还要不要了?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读书人劝说手握重兵的武将,从来就是很没谱儿的事。而且大家都没有受过朝廷的正式封赏,连个正经的官职都没有,凭什么去劝说黄得功?

    看着二人迟疑的眼神儿,楚华文的心中非常失望:看来崔耀祖说的很对,这些个夸夸其谈的读书人根本就不是做大事的材料,平日里让他们高谈阔论一下还可以,到了见真章的时候一定会怂,根本就指望不上。

    “既然如此……我便自己跑一趟芜湖好了……”

    话音刚落,孙良孙正文就已站起身来,稍微犹豫了一下马上就鼓足了勇气:“正文不才,愿追随楚学弟同往芜湖,若是能够劝说那黄得功归顺新朝自然是最好,要是黄蛮子翻脸,大不了毁我这昂昂七尺之躯,总不能让楚学弟只身犯险。”

    “好!”楚华文击掌大赞。

    既然孙正文愿意和楚华文一起去劝说黄得功归顺,完全可以代表江南学社。此事若能,江南学社的名望就会更上层楼,大家可以跟着沾光。就算是办不成,也不会危及自身,最多就是牺牲掉楚华文和孙正文二人而已。

    死道友不死贫道,这是大多数江南学社成员的心思。

    接下来,就应该议一议劝说黄得功的细节问题了……

    就在这个时候,“青莲阁”的房门打开了一条细细的缝隙,李掌柜从门缝里探出头来。

    这个举动让包括楚华文在内所有人都心生不快,大家正在议论要紧的军国大事,你一个小小的酒楼掌柜竟然过来打搅,真是太不懂事了。

    如此要紧的国家大事,岂是你这样的小人物可以掺和的?

    “谪仙楼”的李掌柜显然知道贸然闯入的举动非常不合时宜,根本就不敢真的走进来,而是在门口处小声喊了一句:“楚相公,外面有人求见……”

    “我正于诸位相公议事,无论什么人,一概不见……”

    “是……是顾姑娘,她说有要紧的事情,小人唯恐耽误了楚相公的大事,才禀报一下……”

    顾姑娘?

    顾韵儿?

    当初,清军渡江之际,楚华文曾冒着天大的风险连夜出城,才终于把顾韵儿救了回来。

    一个是江南名妓,一个是文坛领袖,分明就是才子佳人的故事,这个事情早已在江南学社内部传扬开来。

    在这些个读书人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黑点,而是恰恰相反,是一桩值得称道的风流韵事。

    对于文人而言,有几个红颜知己本就是风雅之事,更显性情风流才子本质,说不准还会留下一段佳话供后人评说……

    只不过,顾韵儿来的太不是时候了。

    正在议论大事之时,楚华文可没有那份闲心。

    “让顾姑娘在外面等着……”

    “她说有十万火急之事,一定要楚相公出去相见……”

    孙正文笑道:“军国大事也不必急于一时,若是让美人苦候就太煞风景了,楚学弟还是去见一见这位红颜知己吧。”

    “她不是我的红颜知己……”

    “甭管是什么,你先去见她一见,我们接着议事也就是了……大家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在一片略显暧昧的哄笑声中,楚华文出了“青莲阁”,来到错对面的“少陵阁”。

    正在“少陵阁”中等候的顾韵儿马上起身相迎,还不等楚华文开口就抢先说道:“楚相公,刘良第似有通敌之嫌……”

    刘良第的兵部主籍司的官员,品阶虽然不高位置却很微妙,而且他和早已投靠清军的刘良佐本就是叔伯兄弟……

    听了这句话,楚华文顿时心中一紧,赶紧追问道:“此事确切?”

    顾韵儿微微的摇着头:“这官面儿上的大事,我一风尘女子又怎么会知道确切不确切?”

    “那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

    “我有个混迹风尘的姐妹,年前才被刘良第纳为小星,我通过那姐妹知道了这个消息……”

    顾韵儿所说的姐妹,必然同是风尘女子,说白了就是秦淮河上的名妓。作为一个供人玩乐的妓家,能够嫁给官府中人做小妾,已经是非常好的归宿了。因为这个小姐妹和顾韵儿素来交好,二人时有往来。今日到刘府探望那个小姐妹的时候,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情况下听到了一些支离破碎的消息:刘良第伙同一些官员,似乎正在商议献出城门放清军入城之事。

    只是因为消息非常模糊,顾韵儿不敢确定,但却知道此事关系重大,马上来找楚华文。

    “有很多官员聚集在刘良第家里?都是些什么人?”

    “人数很多,却没有机会看得清楚,只是看到了二道门里停着户部杨成栋的轿子……”

    凭借一顶轿子就能确定对方的身份,听起来好像有点匪夷所思,对于顾韵儿而言,却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那户部的杨成栋,在发行“弘光宝钞”的过程中上下其手疯狂聚敛资材,为人贪杯好色,时常到秦淮河上寻欢作乐。作为一代名妓,认识他们家的轿子其实一点都不意外。

    “这个消息极是紧要,还有谁知道?”

    “如此大事,我又怎敢胡乱言语?刚刚知道消息就紧赶慢赶的来告知楚相公了……”

    “好!”楚华文说道:“此事关系重大,我得先去处理,慢待之处还望顾姑娘海涵……”

    “楚相公是做大事的人,心里头装着的是家国天下,韵儿怎敢拖楚相公的腿脚?相公尽管去做应该做的事儿吧。”

    在如此重大的事情面前,楚华文片刻也不敢耽搁,马上出了“谪仙楼”,登上一辆马车朝着城西去了……

    “这楚相公……就这么走了?没有对姑娘说点别的什么话语?”

    “能说什么话?”

    “就是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什么的呀?”侍女宝儿嘿嘿的笑着:“凭小姐您这花容月貌的颜色,还有阅人无数的本事,稍微用点温柔手段,那楚相公还能逃出小姐您的手掌心不成?”

    “切莫胡说八道,楚相公是何等样人,又怎么会贪恋温柔?若是沉迷美色,他也就不是楚相公了。”顾韵儿的脸色有些黯淡,无奈的说道:“真英雄是留不住的,纵是我千想万想,也不过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罢了,此事再也不要提了!”

    “今天的这个事儿……好像十分凶险,”宝儿有点担心的说道:“楚相公手无缚鸡之力,真能处理得来么?若是有什么三长两短,岂不是要让小姐您心疼死?”

    对此,顾韵儿却一点都不担心,反而对楚华文信心满满,脸上闪耀着前所未有的熠熠神采:“楚相公是何等顶天立地的真英雄,当初搅动风潮只手擎旗,硬生生定住了这偌大的金陵,又立起一个大明正朔,这是何等的英雄伟业,对付几个跳梁丑辈,还不是马到功成易如反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