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1862 > 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子怎么会不如原前

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子怎么会不如原前

笔趣阁 www.52bqg.info,最快更新穿越1862 !

    “哈哈哈,李中堂府下真的是人才济济,令人羡慕。》杏荪大才,来日必为中堂肱骨。”刘暹大笑着。座下的盛宣怀依旧不漏一点自得的躬身一鞠,“军门过奖了。”

    李鸿章派他来面见刘暹,游说南北联手抗洋,刘暹自然无有不允。这是大意!虽然有些意外李鸿章竟会主动的伸出橄榄枝,刘暹也乐意接下。

    曾国藩死了,湘军四分五裂,各大佬都搭班子唱戏登台,谁也不捧谁的臭脚。李鸿章和他的淮军,今日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军事集团了。虽然闽浙还有一个左今亮,但没有了平定甘陕,收复新疆之功在千秋之事,左宗棠的影响力和实力,始终是要逊色于李鸿章一筹。

    盛宣怀脸上带着笑容走出了提督衙门。这次来柳州他做的功课很充足,不仅拿到同治四年以后,连续六年漕粮转运中洋商所占之比重,还拿到了现今中国最繁荣的一条贸易航线——广州至上海上,洋商的火轮船十年来所占比例之额定。触目惊心,让人一看就心跳加快无数倍的一个个数据,当初就把本已同意,只是想拿点架的刘暹给说服了。

    两个数据上,全都是一路上扬,洋商所占之比重一年一个台阶。而且同时盛宣怀还有上海二鸦之后一年胜过一年的货物吞吐量,上海海关的一些数据,依靠李鸿章与赫德的上好关系,盛宣怀拿到手是轻轻松松。

    事情完结,盛宣怀却不打算就此离去。他要在柳州城乃至辖下各县之间好好转一转。广西地理、历史、气候等多方面的原因,让不少国人。尤其是北方人对之一直心持轻视,可盛宣怀自入柳州以来看。本地的民生似乎比之天京也不逊色多少。

    一个城市兴衰,看市井。看户口,看百姓气色,看百姓穿戴,柳州可是比他见过的绝大多数州县都强多了。盛宣怀心中怀着一个猜测,他要证实自己的猜测。如果是正确的,这将会改变他的人生选择。

    时间还不到黄昏,这时的柳州市井应该是一天中最稀少的时候。而眼前盛宣怀看到的也确实是如此,稀稀拉拉的行人,冷冷清清的街市。都是那么的冷清。

    盛宣怀身后的随从举手招来了一辆街口停靠着的马车。整个中国,也就柳州和汉中两地,能有这么多的待客马车了。只因为秦军多骏马,全军上下淘汰出了不知多少匹旧日驽马。加之两地工厂的发展使得外来商人众多,这才有了众多马车产生的余地。“去你们柳州的工业园。”

    盛宣怀是昨日下午抵到的柳州城,见过夜晚时候,柳州城市井的热闹。他今日更多的兴趣是工业园。

    马车除了城南门,直直的向南。穿过城外头的关集,只半刻时间人就来到了工业园区。坐落在柳江江畔。继续往南不多远就是新兴镇,越过柳江往东南放二十里地,这是江口镇,这两处都是柳州传统的贸易重镇。现在得工业园之利,自然比之原先更加兴盛了。

    柳州的工业园区占地并不是太大。毕竟只有秦军建立的这些厂子,隆隆总总只八座:火柴厂、卷烟厂、肥皂厂、烧碱厂、玻璃厂、炼糖厂、纺织厂、机械厂。其余的硝田和提纯土硝的火药局等,在柳州的北面。再剩余的全都在钦州。比如说那里正在建设中的船坞和一座小型的造船厂。

    “继续放里面走。”盛宣怀可没下车步行逛遍工业园区的想法。而马车溜达了两刻钟后,依照盛宣怀的意思。再度停到了最外。

    马车里沉默不已。盛宣怀闭上眼睛,脑子里剩下的似全是那呼呼直冒的烟筒。这就是工业啊,虽然还很单薄,加在一块也比不上江南制造总局的一半。但是它们产生的效益,单独任何一个都能碾压江南制造总局。

    建立于同治四年的江南制造总局,又称上海机器局,是由曾国藩规划,由李鸿章实际负责,是洋务自强运动其间创办的最大军工厂,也是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首批投入就达25万两白银,随后曾国藩获得许可从上海海关取得百分之十的关税作为制造局的经费,同治八年时这个比例又提高到百分之二十,这相当于每年有至少40万两白银以上的经费投入。

    就是秦军图纸上的钢铁厂一夜之间就能建成,也比不上江南制造总局的价值。

    不过说到效益和结果,盛宣怀这等李鸿章的心腹就能呵呵笑了。以仿制德国毛瑟11mm前膛步枪为例,德国的成本只是十两银子,江南制造总局的成本价却高达近十八两银子。制造局军备生产所有原料几乎都靠进口,人员,尤其是洋人技工薪水偏高,申购物资浮滥,官员人数过于浮滥——除了外国顾问日渐增加,中国官员、职员有不少人是利用关系进入,坐领干薪。衙门式的管理模式让江南制造总局与其他各地的机器局一般,所产质低价高,如一个个黑洞,吞噬着大量的钱财。

    原时空的历史上,作为北洋一系的钱袋子的盛宣怀,这时‘求富’的念头正在蓬勃萌发着。因为深知洋务运动实质之内情而产生的迷茫,似乎看到了远方迷雾中隐现的一盏指路灯。

    马车静静地侯在工业园区一边,时间慢慢的过去。夕阳西下时,马车内的盛宣怀突然听到了一阵铃声。

    铃声是从后方传来的,盛宣怀伸出头看,就见是一辆毛驴车,一个老汉甩着鞭子,毛驴劲下吊着一铃铛。车子堆积着货物,但都用厚布遮盖着,让盛宣怀看不出来是什么。

    毛驴车慢慢走过马车,赶车的老汉还对着盛宣怀一笑。然后盛宣怀就看着老汉赶着毛驴车一路走去了火柴厂。

    “这位老爷,这老汉该是给火柴厂送火柴盒的。”车厢外,已经闭着嘴巴静静等候了很长时间的车夫,赶着盛宣怀盯着毛驴车的眼神,小心的开口说。

    “嗯?”盛宣怀神色顿了一顿,然后焕然一笑,伸手将一块鹰洋抛给了车夫。“说说看,刘军门来这两年,柳州都有什么大变化。你们日子过得比原先好了呢,还是不如原先?”

    车夫受惊若宠的接到鹰洋,脸上笑开了一朵花。对于盛宣怀的询问,笑容更加的灿烂。“日子怎么会不如原前。看那火柴厂了没有,还有卷烟厂,只空闲时候糊糊火柴盒、烟盒,女人、小孩一个月也能挣个三五百文钱。更别说这些厂子招了那么多的人做工了。”

    “老爷不知道见没见过东关的棚户?”车夫问道。见盛宣怀不语,脸上的笑意更添了一份自得。“往昔柳州码头虽然也有一些苦力,但多还是本地百姓。东关外棚屋寥寥,妇孺丁壮不及百户。现在的棚户却是直愈千户,胜过往昔十倍。除了一些在码头卖苦力的,那就是在工业园区做工的。”

    盛宣怀有一个新的发现,那就是他所接触到的柳州人,从昨日到现在,不管身份高低贵贱,全都将‘工业园区’说的咬字分明。不像别的地方百姓,多将洋务工厂视为怪物,以绰号代指之。

    “老爷看到小的这支手了么?”车夫露出了自己一直握鞭的手掌,盛宣怀看了一眼,当即眼神就猛的一凝。“少了两截手指头。”一只手只有拇指、食指、中指还是完好,余下两根都少了上头的一截。“这是在纺织厂干活时不小心绞断了。”

    “小人本来是城外的渔民。纺织厂招人的时候,小的贪图工钱,就不顾当时的传闻,进了厂去。当时小人心头真的是七上八下的,可哪知道厂子里是那样好景。第一个月小的拿了三两银子,第二个月小的拿了三两七分。最高的时候拿了小五两银子,比在江上打渔,日子好过的不知道多少倍。”

    “每天厂子里还管一顿饭,晚上那夜校,凭着俺的职工证也能进去听。小人活了三十一岁,才真正会写了自己的大名。”

    “可惜,捞线头的时候,机器绞断了俺两根指头。纺织厂不让俺再干下去了。医药厂子里全包,还赔了小人十两银子。小人伤好后就用那十两银子加家里的积蓄买下了一匹马,先是拉套车,给厂子里运棉料、布匹。厂里的管事看小人是里头的老人,特意照顾小人。年前时候就把本钱赚回来了,年后又让人做了车子……”

    眼前的车夫可能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但盛宣怀谁也不挑,偏偏挑中一个特殊的例子,是不是也同样很扯呐?更大的可能是秦军的工业园区已经真真切切改变了柳州本地的生活。

    盛宣怀脑子里想起了昨晚上柳州城里那热闹的景象,也想到了在来柳州之前自己特意去户部,找人查案了柳州上报的户籍和人口文档。

    整个柳州城人不满三万,仅仅是五千户,整个柳州府也才四十余万人。而现在听车夫言,仅是那东关的棚户就有了上千户……(未完待续。。)r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