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董卓的真正的黑材料大都集中在初平元年(192年)关东反董联军起事之后。
可是史书上都有意无意的把这些黑材料放在初平元年(192年)之前,形成“董卓暴政→义军起事”
这样的逻辑关系。
可惜的是很多写三国的人不习惯思考,将这样的逻辑关系全盘接受下来。
其实,很多细节根本就经不起推敲,本节我就将董卓的黑材料分类整理,看看其中有多少水分。
【滥杀】
第一件事:二月社事件。
简而略之:董卓派兵去阳城县(阳城县属豫州颍川郡),当时本地人正在举办“二月社”
庆祝集会,士兵们围攻在场的百姓,男的杀掉,女的掳走,掠走财物;返回雒阳后,对外宣称是讨伐叛军得胜归来。
陈志《董卓传》:(董卓)尝遣军到阳城。
时适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子头,驾其车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云攻贼大获,称万岁。
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
很多前辈写这件事,都是顺着陈志《董卓传》的顺序写,将此事写成“当权之后,反董联军起事之前”
的事。
其实,大家稍微追问一下,“二月社”
是什么时间举行,答案就明了了。
二月社,又称春社,春社的时间一般为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约在春分前后,但在汉朝民间也有二月初二、二月初八、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之说。
不管具体是哪天,都是在二月举行,这也就是“二月社”
称呼的由来。
[明]冯应京《月令广义》:立春后五戊为春社。
我们都知道:反董联军起事就是在本年正月,那么“二月社事件”
其实就是董卓打着讨伐颍川郡叛军的旗号展开的一次军事行动,当然结果变成了一场对当地老百姓的残忍屠杀。
对于这次军事行动,《董卓别传》解释说,董卓想以此立威。
《太平御览·卷364》引《董卓别传》:(董)卓知所为不得远近,意欲以力服之。
此后,董卓派出徐荣等将领对反董联军先后展开三次军事行动,俘虏了一些反董联军的官员和士兵,董卓在毕圭苑将战俘全数虐杀。
范书《董卓传》:(董)卓所得义兵士卒,皆以布缠裹,倒立于地,热膏灌杀之。
陈志《董卓传》裴注引《献帝纪》:(董)卓获山东兵,以猪膏涂布十余匹,用缠其身,然后烧之,先从足起。
《太平御览·卷645》引《英雄记》:董卓攻得李昊、张安毕圭苑中,生烹之。
二人临入鼎,相谓曰:“不同日生,而同日烹。”
初平二年(191年),董卓前往郿坞,在长安城横门外祖道【送别宴仪式。
】之时,董卓将诱降的三百余名北地郡叛军士兵当场虐杀,在场的官员无不大惊失色,而董卓却饮食自若。
这件事在陈志、袁纪、范书均有记载,但均未交代清楚这些可怜的俘虏是因为哪次军事行动被俘的。
裴松之注:橫音光;赵一清曰:《三辅黄图》:长安北出西头第一门曰“横门”
,即“光门”
也。
【敛财】
董卓到雒阳后,就放纵士兵去搜刮雒阳富户的钱财,导致雒阳城内人心惶惶,朝不保夕;随后在何太后与灵帝合葬之时(十月三日),董卓趁机开启文陵,又让人取走陪葬的珍贵财物。
初平元年(190年)三月九日,董卓在雒阳放火焚烧宫殿、官府、民家,又让吕布去发掘许多皇帝的陵墓及公卿以下高官的坟墓,收集珍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相邻推荐:穿越远古种田生仔仔 尊嘟假嘟?攻略对象又黑化了 骑马与砍杀之立马横枪 毒妃倾城:夫君,怼宝宝! 快穿:病娇大佬吃起醋来真要命 不负青丝芳华 退婚后,大佬她成了娱乐圈顶流 我在漫威世界捡空投 斗罗之天机神弓 我真不想教你码字 海洋求生:无限升级进化 狂徒下山,手握十封婚书 战魂天帝 修真奇侠故事 林奇江若晴 农门悍妻:傲娇王爷求抱抱 末日:我有一座超级农庄 荒村物语 西游开局选择吞天魔功 玄幻:开局神级附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