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花边文学最简单解释 > 再论重译(第1页)

再论重译(第1页)

史贲

看到穆木天先生的《论重译及其他》下篇的末尾,才知道是在释我的误会。

我却觉得并无什么误会,不同之点,只在倒过了一个轻重,我主张首先要看成绩的好坏,而不管译文是直接或间接,以及译者是怎样的动机。

木天先生要译者"自知",用自己的长处,译成"一劳永逸"的书。

要不然,还是不动手的好。

这就是说,与其来种荆棘,不如留下一片白地,让别的好园丁来种可以永久观赏的佳花。

但是,"一劳永逸"的话,有是有的,而"一劳永逸"的事却极少,就文字而论,中国的这方块字便决非"一劳永逸"的符号。

况且白地也决不能永久的保留,既有空地,便会生长荆棘或雀麦。

最要紧的是有人来处理,或者培植,或者删除,使翻译界略免于芜杂。

这就是批评。

然而我们向来看轻着翻译,尤其是重译。

对于创作,批评家是总算时时开口的,一到翻译,则前几年还偶有专指误译的文章,近来就极其少见;对于重译的更其少。

但在工作上,批评翻译却比批评创作难,不但看原文须有译者以上的工力,对作品也须有译者以上的理解。

如木天先生所说,重译有数种译本作参考,这在译者是极为便利的,因为甲译本可疑时,能够参看乙译本。

直接译就不然了,一有不懂的地方,便无法可想,因为世界上是没有用了不同的文章,来写两部意义句句相同的作品的作者的。

重译的书之多,这也许是一种原因,说偷懒也行,但大约也还是语学的力量不足的缘故。

遇到这种参酌各本而成的译本,批评就更为难了,至少也得能看各种原译本。

如陈源译的《父与子》,鲁迅译的《毁灭》,就都属于这一类的。

我以为翻译的路要放宽,批评的工作要着重。

倘只是立论极严,想使译者自己慎重,倒会得到相反的结果,要好的慎重了,乱译者却还是乱译,这时恶译本就会比稍好的译本多。

临末还有几句不大紧要的话。

木天先生因为怀疑重译,见了德译本之后,连他自己所译的《塔什干》,也定为法文原译是删节本了。

其实是不然的。

德译本虽然厚,但那是两部小说合订在一起的,后面的大半,就是绥拉菲摩维支的《铁流》。

所以我们所有的汉译《塔什干》,也并不是节本。

七月三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七月七日《申报·自由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相邻推荐:高老庄  钱的战争  阿Q正传  鲁迅作品选  快穿,我凭本事打败男主  野草  超神学院之终极宇宙  生化末日之末世降临  大中国史  中华万年历全书  鲁迅短篇小说选  世界未解之谜全知道  万物有灵  白夜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智谋全解  玄幻:折剑百年,涅槃归来  怀念狼  王妃策繁华  人民的财产  前妻讹上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夜的命名术
会说话的肘子夜的命名术
蓝与紫的霓虹中,浓密的钢铁苍穹下,数据洪流的前端,是科技革命之后的世界,也是现实与虚幻的分界。钢铁与身体,过去与未来。这里,表世界与里世界并存,面前的一切,像是时间之墙近在眼前。黑暗逐渐笼罩。可你要明白啊我的朋友,我们不能用温柔去应...
临渊行
宅猪临渊行
苏云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天门镇,只有自己是人。  他更没有想到天门镇外,方圆百里,是鼎鼎有名的无人区。  少年睁开眼睛时,想象中的世界崩塌了...
仙宫
打眼仙宫
天书封神榜地书山海经人书生死簿!  九天之上,是为仙宫!...

最新标签